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焦点)
-
玻璃历史悠久,性质稳定,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优良材料,不但能够用于装饰,也可在各种光学仪器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能够用来帮助建筑节能降噪。通过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我们能够让玻璃具有不同的特性。玻璃门 ...[详细]
-
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
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于6月15日至16日举行。记者16日从中央社会工作部获悉,今年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较2023年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据了解,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分为助 ...[详细]
-
...[详细]
-
国家医保局今日发布案例,解读“医保返利”购药骗局。案情摘要“有人经常拿好几张社保卡在某门诊部配药,这会不会有什么猫腻?”接到举报后,杭州市医保部门执法人员立即开展调查。经查明,该门诊部因虚假结算骗取医 ...[详细]
-
皮蛋是我国传统的蛋制品,以鲜蛋为原料,经由氢氧化钠、食盐、水等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配制的料液或料泥腌制而成的产品。皮蛋凝胶的形成是强碱使蛋白质变性后聚集的结果。YuanYang等人研究发现皮蛋贮藏期间pH ...[详细]
-
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
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于6月15日至16日举行。记者16日从中央社会工作部获悉,今年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较2023年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据了解,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分为助 ...[详细]
-
2025年,汉阴县财政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要求,全局上下统筹发力,积极主动、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做好财政收支管理工作,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38 ...[详细]
-
近日,媒体报道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凉山支教研学项目,打着帮助凉山贫困学生的旗号,招募“志愿者”参加“公益讲堂”“暑期支教夏令营”等,并收取上万元费用,引发舆论关注热议。记者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了解到,当 ...[详细]
-
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本周纯碱维稳运行为主。周内华东地区市至周末市场均价为1733.33元/吨左右,较上周价格上调6.66元/吨,涨幅0.39%,较去年同比下跌18.37%。9月6日轻质纯碱商品指数为 ...[详细]
-
未来三年郑州交通是啥样? 事关出行,快来看看吧!发布时间:2018-03-25 22:4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河南商报记者陈诗昂 近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发布。 郑州 ...[详细]